蜿蜒千余里,齐风越千年

    发布时间:2020-4-2 13:30:27 来源:山东商报

    绵延千里,蜿蜒挺立。首开中国长城建筑史先河的齐长城,历经两千年历史沧桑、硝烟烽火,是齐鲁大地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也承载着齐鲁文化的厚重底蕴。

    尽管不似明长城那般宏大,但作为中国最古老、保存最好的长城遗迹,从齐长城修建的时代背景、建筑方式等方面,世人仍可窥见泱泱齐风的浩荡。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张溯曾参与齐长城资源调查项目,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他从历史及保护现状层面为读者解读了齐长城。


    章丘疙瘩岭段单边墙(由西南往东北拍摄)(图片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张溯提供)

     

    长清段长城墙体(由东往西拍摄)(图片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张溯提供)


    战国修建,以作防御

    从黄海之滨到泰山之巅,齐长城犹如一条长龙,东西横贯了大半个山东省。作为中国最古老、保存最好的长城遗迹,齐长城的修建也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调查情况,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张溯认为,齐长城修筑应该属于战国时期修筑。

    “以前也有学者对长清段的齐长城墙体进行解剖发掘,它的夯筑技术和战国城墙的修筑技术是相似的。因此推断齐长城应该修建于战国。”张溯认为,此前学者认为的长城实际上只是济水上的河堤。“始建于春秋时期唯一的依据是《左传》中记载齐灵公时,晋国联合鲁国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有学者认为‘防’就是长城,实际上这里只是济水上的河堤。到战国时期齐国又沿用河堤加筑作为长城。”

    这个分析在清华简的记载中得到了证实。清华简被发现之后,其中“齐人焉始为长城于济,自南山属之北海。”记载了晋敬公11年,晋国联合了越国伐齐的事。对此,张溯分析,“这一句明确说明了修筑齐长城的时间,即为晋敬公十一年(公元前441年),这使得春秋说很难成立了。从整个东周时期的形势看,战国时期很多国家几乎同时开始修筑长城自保,但在春秋时期还没有这个必要。”

    基于战国时期的具体形势,齐长城的修建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作为战时防御。“战国时期列国关系开始紧张。晋国作为中原大国,多次讨伐齐国,与鲁国、越国都建立了盟友关系,东边齐国和越国争夺瑯琊,公元前441年这一次就是赵越联军进攻齐国。”张溯说,“齐国修长城最初是防御晋、越包括宋、鲁等国。楚国崛起之后进一步加筑长城,这时主要是防御楚国。”


    蜿蜒千里,齐风见证

    传统文献中记载,齐长城由济南长清,顺着泰沂山到胶南小珠山,并于小珠山东边的于家河村入海。这段记载中的齐长城线路也在张溯的实地考察中被证实。“上个世纪,在于家河村入海处还能看到齐长城,后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现在已经看不到原来的墙体,只保留了长城入海处的标志建筑和标志碑。这段由西往东的长城,我们曾经由西往东徒步进行过一次系统的调查,线路是没有问题的。”张溯说。

    此外,清华简《系年》中也有与齐长城线路有关的记载。“第二十章前面讲晋与吴越的关系,后半部分讲晋国和越国结盟之后两次伐齐国的事件,第一次是公元前441年这一次,赵越伐齐,齐国修了长城;第二次是公元前430年,晋师攻入长城的句俞之门,大败齐师。”张溯介绍,“句俞之门”可以推断即谷之门。“谷是齐国西南境的城邑,位于长清西南济水东岸。这与我们调查的齐长城长清段支线正好可以相互对证。”

    而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张溯也进一步明确了齐长城的具体线路及走向分布,并将齐长城分为济水段和泰沂山段两部分。“在清华简中,提到‘齐人焉始为长城于济,自南山属之北海’,可知最早修筑的长城是顺着济水一直修到入海口,从而在文献中确定了济水段长城。”张溯分析,“因为长城是封闭式防御建筑,过去我推断泰沂山段长城和济防共同构成防御体系,从清华简这一条文献上就确定了这一条济水段长城。”

    除却济水段,另一段泰沂山段则在文献中有明确记载。《史记·赵世家》张守节《正义》引《太山郡记》中记载有“太山西北有长城,缘河经太山千余里,琅玡台入海。”张溯认为,“实际上这是将两段长城合在一起说了,泰山西北缘河的长城指济水段长城,经泰山至琅玡入海的长城是指泰沂山段长城。这条文献有一点错误,琅玡台入海是不对的,可能把琅琊误作琅琊台。”

    从整体来看,现在山东境内的黄河下游地段就是原济水故道。张溯推算说:“济水段长城长约300公里。泰沂山段长城经过我们的调查和测绘,长度620公里以上,所以齐长城总长度应在900公里左右。”


    构筑传统,随形就势

    齐长城横贯山东东西,在修筑过程中,肯定脱离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由于山东中部是泰沂山脉,齐国位于鲁北,往外的交通线主要有东、西和中线,西线是顺着济水往中原走,这是由鲁北通往中原最主要的交通线。东线位于胶南,中段主要是淄水,三条线之间应该还有一些交通线。”张溯说。

    而据文献看来,基于历史背景,东、西、中三段线路的修筑过程也有所区别。“西段可能修筑的比较早。按照当时的形势来看,从这些交通线通往其他国家在国境上是有很多关隘的,像穆陵关、锦阳关、左关等,都位于两山夹峙的险要地带。由齐故城顺着淄水往南经淄川就可以到鲁国。”基于此,张溯认为当时防御是整体战略。“战国初修长城的时候,齐国其它地区就开始修筑关隘作防御了。可以确定的是,陆续修筑了很多年,直到齐宣王时期基本完工。”

    这一段齐长城,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曾以“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来记载。“这个时期战国形势也不同了,这时主要防备楚国,在原来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筑。”张溯分析。

    建于战国时期的齐长城属于早期长城,因而在建筑方面具有比较原始的特点。张溯分析,齐长城和明长城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但是总体上来看,两者在建筑思想上是一致的,有些地方还是能看出两者有一定的延续性。

    此前,张溯曾经在河北青龙县调查过两个月时间的明长城,之后又花了约半年时间调查齐长城。经过实地考查,张溯明确了齐长城和明长城的建筑方式。“齐长城主要有土墙、山险墙、石墙、土石混筑墙体四种建筑方式,而明长城主要是砖墙。土墙是夯筑的,属于筑城的传统工艺。石墙是用山上开采的石块垒筑的。土墙主要发现在平原地区和两山之间的关隘处,有的是和城墙连在一起的。土石混筑主要在东部,是土和石块混筑到一起。”

    基于此,张溯分析,齐长城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随形就势、因地取材。“这些墙体都是就地取材,山上是什么材料就用什么材料,没有石块就用土。山险墙就是借山险作墙,没有修墙,因为也没有修的必要,南侧悬崖峭壁,外面的士兵根本上不来。这些都是借助于当地的资源和地形地势所采用的不同防御方式。”(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许倩

    网站地图|法律声明|联系我们|客户服务|集团网群
    Copyright©山东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鲁网网站备案:鲁ICP备0501787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