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度假产业成为承接出境游消费回流的“主力军”,城市休闲和乡村度假成为满足城乡居民旅游需求的“压舱石”。
这是在2021中国休闲度假大会上发布的《2021中国休闲度假产业发展趋势报告》中的观点。
文旅新业态势头强劲
今年,休闲度假消费市场逐步恢复,呈现出较为乐观的复苏态势。从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的数据看,目前休闲旅游的人次基本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今年春节、清明、“五一”三个假期的恢复情况不断改善,这意味着休闲旅游消费的需求依然旺盛。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此次发布的《2021中国休闲度假产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由于不受国内出行距离的限制,休闲领域的文化产业总体比旅游产业恢复情况更好。今年一季度,文化市场回暖迹象明显,文化新业态发展保持强劲势头。据国家统计局针对全国6.3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的调查,一季度,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49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20年同期增长40.4%,比2019年同期增长20.9%。
休闲领域的体育消费因其与健康相关,疫情之下一些热点领域的休闲体育消费呈现逆势而上的态势。在体育健身器材领域,今年春节期间,淘宝、天猫、闲鱼等平台上的健身类商品成交额环比上涨968%,成交人数上涨783%;其中,家用单杠、跳绳、健身踏板等居家健身器械成交额同比上涨超100%。这展示出体育消费的潜力,也反映了家庭休闲的新诉求和新方向。
线上运动休闲消费活跃。咕咚、薄荷、糖豆广场舞、小米运动等运动健身类APP,用户下载量及日活量都呈现迅猛增长之势。户外运动休闲也热情高涨。以户外运动装备为例,今年春季,在运动品牌迪卡侬的热销产品排行榜中,登山、露营、跑步、骑行等运动占据前四,露营产品销售势头赶超2019年同期。
休闲度假成为消费热点
如今,中国人对休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休闲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腾讯文旅产业研究院所做的《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2020)》显示:本地休闲中频率最高的休闲活动是:逛公园或本地景点、朋友聚会、逛街购物、户外健身、观影或看赛事演出、氛围消遣、游戏消遣、户内健身、社区活动、逛展览馆、美容按摩、兴趣培训等。
休闲度假产业在城市和乡村以不同方式发展,正在成为消费热点。城市既是重要的休闲客源市场和重要的休闲消费市场,也是政府推动休闲发展的重点领域。去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1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60个。围绕文化和旅游消费,成都市以夜间经济、周末经济等为引擎,以多极多点文化消费活动为支撑,以“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融合+”为核心,促进休闲文化旅游消费。上海市徐汇区围绕“上海文化”“上海购物”品牌建设,积极发挥“首发”“首店”效应,吸引国内和国际优秀文化和旅游节庆活动、品牌项目入驻,不断营造消费新热点。北京市东城区围绕“故宫以东”品牌,挖掘品牌内涵,拓展品牌在商业领域的延展和应用,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落地。
乡村度假正成为城市居民重要的休闲度假方式。据全国乡村旅游监测中心测算,今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为9.84亿,比2019年同期增长5.2%;全国乡村旅游总收入3898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2.1%。
开发休闲度假潜力市场
报告分析,休闲度假消费对应服务消费和最终消费,对应多层次消费和可重复消费,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中国人休闲度假潜力巨大。在经济新发展格局下,休闲度假产业有望成为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新抓手和推动结构转型、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从休闲度假消费者方面看,一些新兴群体的休闲潜力值得关注。老年休闲市场是一片蓝海,以休闲旅游为例,老年旅游占市场旅游总额的20%左右,并呈现需求旺盛、不断攀升的趋势。值得关注的是,老年休闲度假消费的消费频次和水平已有大幅提升,这给休闲度假相关产业提供了新机遇。
家庭亲子休闲是最具增长潜力的休闲度假市场。相较于其他主题游,亲子游市场恢复程度十分可观。在2020年亲子游主题分布中,主题乐园占比27%,自然风光占比22%,建筑人文占比19%。家庭亲子休闲未来在有针对性、差异化的产品供给方面将有很大提升空间。此外,单身休闲也拥有可观的市场。单身群体可支配时间多,有较强的社交意愿,喜欢定制化和专属于自己或小群体的休闲度假产品。
报告展望,“十四五”期间,数字文化、“互联网+旅游”、线上线下体育融合等将成为政府推动休闲度假科技化的重点领域。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将在丰富休闲度假体验、增加休闲度假消费、提高休闲度假服务效率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科技进步也将创造出更为丰富的休闲度假消费场景,提升休闲度假消费的便利度。
(记者 赵 珊)